2008年11月10日 星期一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本經典研讀課程之計劃由教育部顧問室97年度人文社會學科學術強化創新計畫補助。屬A類子計畫:經典文獻史料研讀教學。計畫主持人侯維之教授。主要研讀對象為Quine經典著作選讀。
一、研讀教材
From Stimulus to Science (1995), Cambridge, Mass.: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.
下學期 (97-2):(依教學順序)
1. "Five Milestones of Empiricism" (1981), in Theories and Things, Cambridge, Mass.: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, pp. 67-72.
2. "Two Dogmas of Empiricism" (1953), in From a Logical Point of View, Cambridge, Mass.: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, pp. 20-46.
3. Word and Object (1960) (Chapter Two), Cambridge, Mass.: M.I.T. Press.
4. "On Empirically Equivalent Systems of the World" (1975), Erkenntnis 9, pp. 313-328.
5. "Empirical Content" (1981), in Theories and Things, Cambridge, Mass.: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, pp. 24-30.
二、課程目標及研讀標的物選讀原因
上學期 (97-1):
From Stimulus to Science是蒯因最後一本書,也是他針對本身哲學所親自撰寫的精要,非常適合作為介紹蒯因哲學的教材,可以提供第一手的鳥瞰性瞭解。
為配合下學期的教學,本學期尤為注重第一(Days of Yore)、三(Reification)、四(Checkpoints and Empirical Content)、六(Denotation and Truth)、七章(Semantic Agreement)
下學期 (97-2):
在對蒯因哲學有基本瞭解之後,本學期針對蒯因的經驗內容理論(empirical theory of content),挑選五篇經典來導讀,希望針對蒯因的意義懷疑論,進行初步的探討。
首先由"Five Milestones of Empiricism"這篇文張,來瞭解蒯因對經驗主義發展的觀點。接下來四篇則包括蒯因經驗內容理論的幾個重點:反對分析綜合句的區分 (against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analytic/synthetic sentences)、整體論 (holism)、翻譯的不確定性 (indeterminacy of translation)等等。另一個重點是蒯因對觀察語句和科學理論之經驗內容的說明—包括觀察語句 (observation sentences)、不可限定說 (under-determination thesis) 等等。
由於本一年期課程係為大學部課程,而且教學內容是為閱讀困難出名的蒯因著作,所以概由老師講授。也因為是大學部課程,所以在上學期的介紹中,授課教師將針對每一章節,進行多方面的補充說明,以期達到幫助學生理解的目的。
下學期的教材,除第一篇與第五篇較為平易之外,其他在英文的要求上都頗高。所以教學將以講授理論大要及相關論證為主,旁及詢問學生以求其瞭解蒯因的哲學理路,以此鍛鍊學生的哲學思考。
為求教學成效,上下學期各教材都將要求學生寫一到三頁的摘要。一來訓練其閱讀、思考、與寫作,二來可以幫助教師瞭解學生學習上的困難。
在督促學生閱讀與聆聽之下,希望學生能對蒯因哲學有基本的認識,並且對廿世紀中葉由蒯因掀起關於內涵性概念的連番論戰,多所瞭解。另一方面是透過困難的原典閱讀,希望提升學生的哲學英文閱讀能力,也進一步瞭解分析哲學大家的思考方式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